我校召开全国民族教育课题研究成果公开报告会

来源:科技处 时间:2018-10-26 点击数:

20181012下午,由青海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王士勇教授承担的教育部重大项目《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以藏区为例》课题成果公开报告会在学校东四楼二楼会议室召开。青海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语文办主任梅才让、黄南州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多杰冷智、青海省三江源学校副校长多杰、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赵慧莉教授、青海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景芳,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教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师代表、研究生代表及课题组成员参加了课题成果报告会。报告会由青海师范大学科技处处长李美华教授主持。

首先,课题负责人王士勇教授就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研究成果取得的社会效益、研究的结论与对策、尚需解决的问题等进行了阐述。本课题以现有国内外职业教育理论为基础,以藏区职业教育现状和存在问题为切入点,通过文献研究、田野调查、专家咨询和实地访谈等手段,对藏区职业教育发展及改革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课题组认为,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藏区职业教育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不断深化改革,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是由于受历史和现实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藏区职业教育发展还存在着较多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为:藏区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十分低迷;藏区职业学校普遍存在“招生难”问题;普职“横向融通”机制不畅,职业教育“纵向贯通”体系不完善;经费短缺,藏区部分职业学校办学空间不足;专业设置不合理,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藏区职业学校师资十分紧缺,且结构不合理;体制机制不完善,产教融合度不高;毕业生就业观念较为落后,就业渠道较为单一;缺乏适应藏区职业学生学习的双语教材;部分职业学校自身定位不准,培养模式普教化。藏区职业教育只是我国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一个缩影,其出现的这些问题,在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基于此,课题组从转变观念、教育分流制度改革、教育投入、体制机制改革、教育资源整合、教师队伍建设、产教校企融合以及构建现代职业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与会专家及教师对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意见反馈,一致认为:(1)该课题选题视角新颖,理论和实践价值高,本课题选择民族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符合国家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战略规划,也和“中国梦”高度契合,特别是选择“民族地区”可以说切中要害,这些问题正是国家、地方政府所重点关注的区域,具有极强的实效性,同时该问题研究对于区域教育发展理论也具有较大的借鉴价值。(2)研究方法科学、严谨。研究方案设计合理,特别是把基于文献的理论研究和比较扎实的调查研究有机结合,科学、严谨,具有说服力。(3)视野开阔。虽然是对“藏区”职业教育的研究,但课题组不局限在“地域”问题,而是从教育哲学角度、国外角度、东部地区角度进行对比分析,使研究充满时代气息、全球气息、未来气息。(4)提出的对策建议具有可操作性。提出的围绕民族地区产业发展,优化职业原有专业结构;积极推进产教、校地、校企融合,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构建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通职业教育上升通道等建议既符合国情、区情,又符合教育科学规律和实践需要,具有可操作性。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专家也客观地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认为调研考察范围涵盖面稍窄、对高职教育的研究涉及不多、论文方面的研究成果不足,建议今后持续深入研究。

 最后,李美华处长指出,该课题是我校近年来研究层次较高的课题之一,课题组灵敏的前沿意识、实践意识、科学意识值得学习,鼓励参会人员宣传该项目研究成果,并要求其他在研各类科研项目严谨、科学、高效的推进研究进度,保证按时、高质结题。

联系: webmaster@qhnu.edu.cn 青ICP备020070号 Copyright@ 2019 青海师大科研处 版权所有 本页由青海师大科技处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