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组织召开 “青海省碳排放、碳吸收、碳中和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立项建议咨询会

来源:科技处 时间:2021-06-28 点击数:

    625日,受史培军校长邀请,青海省科技厅、青海省生态环境厅、青海省林草局、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泛第三极生态环境与气候变化前沿科学中心、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所等单位30余名学者以现场和视频方式参加了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和校科技处组织的“青海省碳排放、碳吸收、碳中和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立项建议咨询会,会议由青海师范大学副校长、高科院常务副院长赵海兴主持,校长史培军、副校长曹广超出席会议。

      曹广超及各子课题负责人就项目总体框架、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向专家组进行汇报,希望各位专家各抒己见,就项目存在的问题进言献策。与会专家围绕“双碳”项目顶层设计、总体框架、项目内容及如何开展下一步工作积极发言,充分肯定了项目立项的意义,对项目总体框架与研究内容提出了具体意见和建议。青海省委党校马洪波校长认为“双碳”项目立项具有“重大政治意义、重大理论意义、重大实践意义、重大政策意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柴建教授认为“碳排放、碳吸收”是关键技术,“碳中和”是目标,建议对题目进一步商定,对生态系统增汇减排技术及示范加入监测系统,注重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中科院盐湖所王建萍教授建议项目组可以在冻土数据方面与中科院西北院进行沟通合作,并提出研究内容应纳入盐湖等湖泊生态系统;北京师范大学李小雁教授建议考虑四个课题之间数据共享问题以及传统计算方法是否适用于青海省等问题;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所刘蔚主任提出项目要摸清家底,团队之间应共享成果以避免重复工作,项目计算过程要力求细致,保证计算结果准确无误;省林草局仪律北主任提出应突出小球藻碳增汇技术,增加退化环境下的水热碳耦合;清华大学杨云峰教授建议增加土壤碳汇研究,重点关注惰性碳碳储量问题,建立明确的、定量化的碳增汇测算表,为碳交易提供支撑。

     史培军校长代表青海师范大学和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感谢各位参加咨询的专家学者,他强调,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67日至9日在青海考察时的提出的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的重要指示精神。他提出应明确碳储量、碳汇的动态变化,研究3米以下冻土碳储量、碳周转量;重点关注小球藻增汇技术;重点回答增水增汇,调水增汇的这两个重大的命题;不仅提出碳中和的时间表路线图,还需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和明确的政策建议,要将成果作为碳交易的技术性支撑。

省科技厅马瑞处长认为“双碳”项目应以技术问题为主,模型上有突破,突出小球藻增汇技术。建议生态价值、地质灾害与“双碳”项目相结合;在时间规划方面,重点专题先启动;高质量发展与“双碳”相结合。

    本次专家咨询会的成功举办为我校和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认真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厘清项目立项所面临的科学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联系: webmaster@qhnu.edu.cn 青ICP备020070号 Copyright@ 2019 青海师大科研处 版权所有 本页由青海师大科技处制作维护